欢迎来到芜湖心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人格障碍的诊断力与重建

发布时间:2019-08-30

什么是人格,什么是人格障碍?

普通心理学认为人格就是个性,但实际上人格的含义较广,它是以人的性格为核心,包括先天素质,受到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心理的、社会的影响,并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受好、习惯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障碍是指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智力缺陷的情况下人格明显偏离正常,一般在少年或更早发生,直至晚年始趋向缓和。但人格正常与异常间的尺度是相对的,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取其大多数的模式比较而言。因此人格正常与否,有很大的人为标准。所谓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智力缺陷的情况下的人格偏离是指在没有幻觉、妄想、智力低下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例如,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过分或畸形发展,就会变得过分理智,没有人情味,显得僵化、呆板。因此,人格障碍患者往往难以正确估价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及自身应当采取的行为方式,难以对周围环境作出恰当的反应;难以正确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常和周围的人发生冲突;对工作缺乏责任心,玩忽职守,甚至超越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做出违法或扰乱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

有些人把人格障碍看作是精神病,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严格意义上的人格障碍,是介于正常人和精神病之间的行为特征,即患者既不是“正常人”,又不能算是“精神病”。但由于某些类型的人格障碍似乎于一些精神疾病的发生有一定联系,而某些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的早期可有人格方面的改变,因此人格障碍也应是精神病学研究的课题。

人格障碍有哪些类型,各有何表现?

一般人的心理障碍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癔症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等。辨别人格障碍并不难,只要你与他相处一段时间,他的表现与一般人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与你沟通上,存在明显的障碍,这一点,即便没有受过专业心理练的人也能发现。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神经精神不正常的疾病。 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对自己和对她人的基本看法通常是:“我是最卓越的,才华是出众的,看不上我的人都是嫉妒我。”所以,人们一般用来形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是:自私自利,自命不凡,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我归纳起来,初步认为: 如果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符合下列状态中的5项,就应该去看心理医生了呀:


1.  自高自大,过分夸大自己的才能。总是渴望特别受到他人的关注;
2.   对批评的反映,是愤怒、嫉恨、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有时不一定立刻表露出来,也隐藏不了太久;
3.   坚信自己关注的问题是世上所独有的,不能被一般人了解;
4.   对成功、权力、荣誉、美丽,尤其是对完美的爱情报有非分的幻想;
5.   认为自己应该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满足自己的嗜好;
6.   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7.   缺乏同情心;
8.   喜欢指使他人,要求他人为自己服务;
9.   嫉妒心强。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偏执型人格的特征描述为: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因此在社会上人数和比例确实不详。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以男性较多见,且以胆汁质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较常见的人格障碍,《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描述为:
1.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因而有时反会影响工作的效率。
2.不合理地坚持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很不痛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
3.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
4.常有不安全感,穷思竭虑,反复考虑计划是否揭当,反复核对检查,唯恐疏忽和差错。
5.拘泥细节,甚至生活小节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
6.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常缺乏愉快和满足的体验,相反容易悔恨和内疚。
7.对自己要求严格,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缺少友谊往来。
患者状况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就是要求严格和完美,容易把冲突理智化,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这类人在平时有不安全感,对自我过分克制,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举止是否适当,因此表现得特别死板、缺乏灵活性。责任感特别强,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同时又墨守成规。在处事方面,过于谨小慎微,常常由于过分认真而重视细节、忽视全局。伯犯错误,遇事优柔寡断,难以作出决定。他们的情感以焦虑、紧张、悔恨时多,轻松愉快满意时少。不能平易近人,难于热情待人,缺乏幽默感。由于对人对己都感到不满而易招怨恨。


强迫型人格具体行为表现有三个方面:
(1) 心里总笼罩着一种不安全感,常处于莫名其妙的紧张和焦虑状态。如门锁上后还要反复检查,担心门是否锁好,写完信后反复检查邮票是否已贴好,地址是否写对了等等。
(2)思虑过多,对自己做的事总没把握,总以为没达到要求,别人一怀疑,自己就感到不安。
(3)行为循规蹈矩,不知变通。自己爱好不多,清规戒律倒不少。处理事情有秩序、整洁,严守时刻,但对节奏明快,突然来的事情显得不知所措,很难适应,对新事物接受慢。总之,强迫型人格总是给人以刻板、僵死、缺乏生命活力的印象。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在幼年时期,与家庭教育和生活经历直接有关。父母管教过份严厉、苛刻,要求子女严格遵守规范,决不准自行其是,造成孩子做事过分拘谨和小心翼翼,生伯做错事而遭到父母的惩罚,做任何事都思虑甚多,优柔寡断,并慢慢形成经常性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一些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如医生家庭,由于过分爱清洁,对孩子的卫生特别注意,容易使孩子形成“洁癖”,产生强迫性洗手等行为。另外,幼年时期受到较强的挫折和刺激,也可能产生强迫型人格。有研究还表明,强迫型人格与遗传也有关系,家庭成员中有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其亲属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概率比普通正常家庭要高。


一般来说,强迫型人格障碍受强烈刺激或持续的精神压力,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为高度冲动性,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和不稳定,身份识别障碍,自伤行为,持久空虚感和厌倦感,容易引起一过性精神病发作。
我国精神病学者感到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概念是陌生的和含糊的,尚未正式应用。边缘型人格虽然得到美国、英国、北欧、等国家精神病学家的广泛:研究,但有些问题尚未解决。因此未予接受和采用,一直到1990始将边缘人格视为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的亚型列入。
虚弱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是缺乏热情和欢乐,感到自己能力低下,效率不足,容易疲劳,因此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对身体不远和精神刺激特别敏感,情绪轻易激动,常为小事伤感,缺乏生活乐趣,这类人容易发生神经衰弱和焦虑性神经症。


癔症型人格障碍又称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女性较多见,男性癔症型人格表现亦无不同于女性的特征,但年龄多在25岁以下,并且往往伴有酒精中毒,药物依赖和职业不稳定等病史。
这类人以人格不成熟和情绪不稳定为特征,他们常以自我表演,过分的做作和夸张的行为引人注意;暗示性和依赖性特别强,自我放任,不为他人考虑,表现高度自我中心:极端情绪性,情感变化多端,易激动;对人情感肤浅,这使他们难以与周围保持长久的社会联系;长久渴望得到理解和评价,感到容易受到伤害,高度的幻想性,往往把想象当成现实;不能耐受寂寞,希望生活似演戏一样热闹和不平静;打扮得花枝招展卖弄风骚,甚至调情,言语、举止和行为可能类似儿童,情绪不成熟。这种人与癔症间关系不似既往想象的那样密切,癔症的病前人格为癔症型者仅20%,而非常严重的癔症型人格障碍却可终生不发生癔症。癔症人格亦可为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病的病前特征。


此型又称情感型人格障碍,多见于女性。本型包括情感增盛型,情感低落型或抑郁型两种相反的亚型。
情感增盛型的人表现情感高涨,内心充满信心和喜悦,雄心勃勃,精神振奋,热情好交往,情绪乐观,较急躁,做事有始有终,常做出大量的计划和设想,但并非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情感低落型的人则相反,情绪低沉,悲观,愁眉不展,自感精力不足,信心不强,寡言少语,遇事感到困难重重。循环型人格障碍则以心境良好和悲伤相交替为特征,这种转换并非外部因素引起。


循环型人格障碍与躁狂症间关系尚处于探讨阶段。 此型人格障碍一般发生于青少年阶段,心境高涨或低落的程度,持续时间及其周期频度是不一样的,但随年龄增长,往往加重,这是不同子其他类型人格障碍之处。中年后期出现心境被动,应注意有无器质性疾病的可能。

攻击型人格障碍产生原因

1.生理原因
大量动物实验与临床资料表明,攻击行为有其生理基础。一些生理学家提出,小脑成熟延迟,传递快感的神经道路发育受阻,因而难于感受和体验愉快与安全,可能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有人报告,暴力犯罪者中脑电波异常多见,特别是颖叶的慢波活动与正相尖波,在普通人群中为2%,在攻击型人格患者中则为14%。另外,攻击行为还与人体内分泌腺和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有关。
2.心理原因
(1)角色的认同与攻击性。进入青春期的男孩,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特别热衷于对男子汉角色的认同和片面理解,强调男子汉的刚毅、果敢、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此,他们会在同龄人面前,特别是有异性在场时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以证明白已是一个男子汉。
(2)自卑与补偿。每个人都可因自己身体状况、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工作性质等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常寻求自卑的补偿方式。当以冲动、好斗来作为补偿的方式时,其行为就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
(3)自尊心受挫。青年男子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经受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强烈。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攻击”理论提醒我们: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挫折,因而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甚至使用暴力。
3.家庭原因。一般说来,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强,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还击”;专制型的家庭,儿童常遭打骂,心理受到压抑,长期郁结于内心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而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还会模仿家长的攻击行为。
4.社会原因。武打、凶杀的小说和电影使缺乏分析的青年人容易产生模仿和认同。另外,社会上流行的“老实人吃亏”的观念也易使青年人产生攻击性行为。
表现特征
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冲动型人格障碍,通常还有以下特点.
1.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
2.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
3.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
4.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夷或罪恶感。
5.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
6.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倾向。
上述表现是主动攻击型的表现。还有一种被动攻击型形式,其主要特征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类人外表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百依百顺,内心却充满敌意和攻击性。例如,故意晚到,故意不回电话或回信,故意拆台使工作无法进行;顽固执勘,不听调动。拖延时间,暗地破坏或阻扰。他们的仇视情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但又不敢直接表露于外,他们虽然牢骚满腹,但心里又很依赖权威。
主动攻击型人格障碍与前面提到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相类似,但又有区别。一般说来,主动攻击型人格呈现较为持久的攻击言行,缺乏自控能力,以对他人攻击冲动为主要表现;反社会型人格主要表现对他人和社会的反抗言行,具有屡教难改,明知故犯,常以损人不利己的失败结局告终,不能吸取经验教训。简言之,主动攻击型人格的行为以自控能力低下为特点,而反社会型人格则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特征。


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具体说来,自卑感的产生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作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自己。有人发现,性格较内向的人,多愿意接受别人的低评价而不愿接受别人的高评价;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也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这样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
2.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当每个人面临一种新局面时,百先都会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应付。有的人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觉得“我不行”,由于事先有这样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工作效果必然不佳。这种结果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作用,影响到以后的行为,这样恶性循环,使自卑感进一步加重。
3.挫折的影响。有的人由于神经过程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此外,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二、表现特征
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伯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只要满足其中的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
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被批评指责后,常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陷于痛苦,且很难从中解脱出来。他们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而被人讥笑讽刺,因而,即使参加集体活动,也多是躲在一旁沉默寡言。在处理某个一般性问题时,他们往往也表现得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常常是等到下定决心,却又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多安分守纪,从不做那些冒险的事情,除了每日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和学习外,很少去参加社交活动,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精力不足。这些人在单位一般都“被领导视为积极肯干、工作认真的好职员,因此,经常得到领导和同事的称赞,可是当领导委以重任时,他们却都想方设法推辞,从不接受过多的社会工作。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与分裂样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不同:前者并不安于或欣赏自己的孤独,不与人来往并非出于自己的心愿,他们行为的退缩源于心理的自卑。想与人来往,又怕被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因害羞而不敢亲近。
依赖型人格障碍表现特征: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作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只要满足上述特征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依赖型人格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依赖型人格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屈求全,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阻止着他为自己干点什么或有什么个人爱好。
心理学家霍妮在分析依赖型人格时,指出这种类型的人有几个特点:
(1)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知砂小可怜”的感觉。 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一只迷失了港湾的小船,又像失去了教母的灰姑娘。
(2)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已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3)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态人格)的临床症状特点:
1.早年开始显露人格偏异,一般在青春期呈现明朗化。
2.严重人格障碍,性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畸形发展,不符合社会规范。
3.人格偏异非常顽固难移,延续于整个成年期,到晚年可能渐趋缓和。药物咨询和一般教育措施收效甚微,矫正困难。
4.社会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常有较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屡教屡犯,并以损人不利己的结局告终。
5.对自己的人格障碍缺乏"自知之明"(医学上称为"无自知力"),因此不能从失败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有时虽能察觉自己的人格问题带来的困难,但却始终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有效地改正。
6.表现为持久的人格不协调,但是并未达到精神病或神经症阶段。
7.智能和认知能力较好,无精神症状,主要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人格严重偏离为特征。
8.追求新奇和心理刺激,常是人格障碍患者的一种驱动力,也是经常导致其反社会行为的变态心理动因。概括地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七无"特征:①无社会责任感;②无道德观念;③无恐惧心理;④无罪恶感;⑤无自控自制的心理能力;⑥无真实或真正感情;⑦无悔改之心。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人类个体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独立,需要父母亲的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占重要地位,儿童就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建立自己的早期人格的。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每个儿童不免要受到一些指责,但只要他感觉到周围有人爱他,就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但如果终日不断被骂、被批评,得不到父母的爱,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更进一步,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是非观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分离、独立、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进而逃避与其他人和事物的接触,这样就极易形成分裂型人格。

表现特征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对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特征表述为:
1.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要、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
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患者症状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分裂型人格障碍。


从以上的诊断标准可以看出,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主要表现出缺乏温情,难以与别人建立深切的情感联系,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一般很差。他们似乎超脱凡尘,不能享受人间的种种乐趣,同时也缺乏表达人类细腻情感的能力。故大多数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独身。即使结了婚,也多以离婚告终。一般说来,这类人对别人的意见也漠不关心,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均无动于衷.过着—种孤独寂寞的生活。其中有些人,可以有些业余爱好,但多是阅读、欣赏音乐、思考之类安静、被动的活动,部分人还可能一生沉醉于某种专业,做出较高的成就。但从总体来说,这类人生活平淡、到板,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难以适应多变的现代社会生活。


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过分情感化和用夸张的言行吸引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类人感情多变、容易受别人的暗示影响,常希望领导和同事表扬和敬佩自己,愿出风头,积极参加各种人多的活动,常以外貌和言行的戏剧化来引人注意。他们常感情用事,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事物,喜欢幻想,言行与事实往往相差甚远。   诊断人格障碍为表演型需符合下术项目中的三项:
①表情夸张,象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
②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③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
④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受伤害;
⑤寻求刺激,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⑥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异性;
⑦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
⑧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于核对。
表演型人格障碍者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平时只讲究穿着打扮,炫耀自己,在单位上干尽出风头的事。只喜欢听到对他(她)的赞扬声、甜言蜜语声,不爱听到反对他的声音,更不爱听到批评,轻一点的批评对他来说都不得了,表演型人格障碍者除了闹得家不安宁外,在企业里也是令管理者头疼的。

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

人格障碍是内在体验和行为明显偏离人们文化期望的范围,表现在认知、情感、人际功能和冲动控制等方面,导致在社交、职业及其它重要功能领域中明显的临床痛苦和损害。

一般认为人格障碍是在大脑先天性缺陷的基础上,遭受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父母养育方式对人格的影响国内外均有研究,但关于养育方式在异常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影响的程度和性质还了解很少。

大学生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危险人群,大学生心理发展正处在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心理机能容易失衡。通过本研究探讨大学生人格障碍患者父母养育方式的特点,让广大儿童、青少年的父母们认识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养育方式,让更多的孩子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并形成健全的人格。

对象与方法

对象  北京市某重点理工科大学一年级学生2205人。

调查工具  1、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是1980年由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养育态度和行为的自评问卷。本文采用Arrindell W.A(1983)版本进行调查。2、人格诊断问卷(PDQ-R):是由Hyler等(1987,1988)编制的DSM-Ⅲ-R轴Ⅱ人格障碍的测量工具。黄悦勤等在中国正常人群样本中进行了试测,结果表明:PDQ-R(中文版)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作为精神科门诊较为理想的人格障碍筛查工具。3、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PDE):由WHO开发,是标准化的关于精神疾病的诊断及分类项目的诊断评测工具,中文版有较好的效度和临床可靠性。

调查方式:1、筛查:将PDQ-R和EMBU问卷发给研究对象自行填写后收回。2、诊断:由精神科医生对PDQ-R阳性者用IPDE按ICD-10诊断系统进行临床诊断。

结 果

一、 父母EMBU各因子得分的比较

结果显示母亲的情感温暖、过度保护、偏爱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父亲,差异有显著性:而母亲的拒绝与父亲的拒绝因子得分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二、 父、母亲EMBU各因子得分相关关系的分析

父亲与母亲EMBU相同因子得分具有高度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8);父亲的拒绝与母亲的情感温暖及母亲的拒绝与父亲的情感温暖之间呈低度负相关(相关系数≥0.2)(见表2)

三、 对父母养育方式的四个因子得分分别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父亲的偏爱、拒绝、过度保护等各因子分值,人格障碍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父亲的情感温暖因子分值,人格障碍组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母亲的拒绝、过度保护、偏爱等各因子分值,人格障碍组明显高于正常组;母亲的情感温暖因子分值,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见表3)

讨 论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人格障碍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样本量较大,采用的筛查工具PDQ-R和诊断工具IPDE有较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探讨了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普遍认为,长期不当的父母养育方式易使子女形成难以适应社会的不良人格特征,从而为人格障碍、神经症的发生提供了病前人格基础。Gallagher R.E等报道:童年期受虐待者成人后易患边缘型人格障碍。Benjaminsen .S等对企图自杀的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及早年丧亲关系的研究支持“某些不良的人格特征与自杀企图有联系”的假说,并发现有自杀企图者其父母养育方式更倾向于拒绝、否认,而较少肯定和鼓励。本研究的结果中病例组的父母养育方式比对照组差,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

本研究的EMBU量表得分显示:除父亲与母亲的拒绝因子得分差异无显著性外,母亲的情感温暖、过度保护、偏爱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父亲。这可能归因于母亲与子女有更多的接触,更多地承担了对子女的养育任务,说明母亲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相关分析表明父亲养育方式与母亲养育方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父亲养育方式的四个因子(情感温暖、偏爱、过度保护、拒绝)与母亲的相同因子呈高度正相关,说明父母养育方式在大多数家庭是比较一致的。但父亲情感温暖因子之间呈低度负相关,说明也存在养育方式不一致的家庭,即父母一方拒绝则另一方较充满情感温暖。父亲养育方式不一致,很难给子女明确的期望,容易造成子女心理冲突,不利于其社会化的顺利发展,容易导致他们的社会行为出现偏差。

父母的拒绝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惩罚、归罪、羞辱以及在旁人面前过分批评、责骂孩子等行为,这些行为易使子女产生自卑感、无助感和不安全感,从而成为人格障碍的高危险人群。父母的偏爱易使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地位,受到过分的照顾和溺爱,容易产生任性、自我中心、依赖性和缺乏韧性等不良的人格特点。父母的过度保护可阻碍子女独立性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以致使子女形成缺乏自信、过分自我约束和依赖等不良的人格特点,相反父母表达正性情感多,就易使子女形成热情、自信、有独立性、有坚持性、积极情绪较多的人格特点。

本研究提示,预防人格障碍首先要从孩子的父母亲做起,父母要采取正确的养育方式,对孩子多施加正性情感,避免负性情感的暴露,使子女在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使人格健康发育。

 

上一篇:★人际关系障碍与团体咨询

下一篇:行为主义音乐疗法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