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芜湖心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过度手淫导致我心身疾病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9-02

海明心理咨询指示语】“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又是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可分布在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皮肤等各个系统。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

 

海明来访者咨询:

医生您好!我今年20岁,现在的我意志消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理解力下降,失眠,多梦,头昏,心悸等。 追悔、羞愧、忧虑等等。到医院诊断为心身疾病。5年不堪入目的过度SY导致心理生理的障碍,如何消除。吃药也不好,无尽的后悔,求您帮帮我。

 

海明心理咨询师点评:
您好!看过您的留言,非常理解你目前的痛苦压抑心情,针对心身疾病应采取心、身相结合的咨询原则,如果单纯进行生物医学的咨询措施而不从心理上进行调适,咨询效果较差。通过你目前的述说,应该以心理咨询为主,药物辅助,不能单纯药物咨询。因情绪一旦变化就引发身体不适,这是典型的心身疾病,所以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后,你的这样的头晕,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自然会消除。

 

一般心身疾病患者的特点

1、患者具有一定的遗传素质、性格特点或心理缺陷。换句话说,就是这类患者因为自身的特点,造成心理状态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2、存在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因素。这一点对于心身疾病的诊断尤为重要。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而且这种刺激要么在时间上比较长久,要么在强度上比较剧烈,或者两者兼备,它们长期作用,导致患者的心境长期不稳定,最终导致心身疾病。 
3、心理社会紧张刺激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时间关系。一般来说,应该是先有不良刺激,然后才有心身疾病的发生,不良刺激和发病不可能颠倒过来,那样的话,这个疾病也就不是由心理刺激引起的了,当然不是心身疾病。 
4、心身疾病的演变过程与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呈现出一种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刺激因素越强烈,持续的时间越久,那么心身疾病的表现就会越重。

 

心身疾病的咨询原则

1.心、身同治原则 心身疾病应采取心、身相结合的咨询原则,但对于具体病例,则应各有侧重。

对于急性发病而又躯体症状严重的病人,应以躯体对症咨询为主,辅之以心理咨询。例如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综合的生物性救助措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也应对那些有严重焦虑和恐惧反应的病人实施床前心理指导;又如对于过度换气综合征病人,在症状发作期必须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以阻断恶性循环,否则将会使症状进一步恶化,呼吸性碱中毒加重,出现头痛、恐惧甚至抽搐等。

对于以心理症状为主、躯体症状为次,或虽然以躯体症状为主但已呈慢性经过的心身疾病,则可在实施常规躯体咨询的同时,重点安排好心理咨询也可以结合催眠放松性咨询。例如更年期综合征和慢性消化性溃疡病人,除了给予适当的药物咨询,应重点作好心理疏导和行为指导等各项工作。

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手段,应视不同层次、不同方法、不同目的而决定,支持疗法、环境控制、松弛训练、催眠咨询、生物反馈、认知咨询、行为矫正疗法和家庭疗法等心理咨询方法均可选择使用。

 

2.心理干预目标 对心身疾病实施心理咨询主要围绕以下三种目标:


(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 
(2)消除心理学病因:例如对冠心病病人,在其病情基本稳定后指导其对A型行为和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行为矫正,帮助其改变认知模式,改变生活环境以减少心理刺激,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心理病因学因素,逆转心身疾病的心理病理过程,使之向健康方面发展。这属于治本,但不容易。 
(3)消除生物学症状:这主要是通过心理学技术直接改变病人的生物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疾病的康复。例如采用长期松弛训练如催眠咨询或生物反馈疗法咨询高血压病人,能改善循环系统功能,降低血压。

 

3、心身疾病的预防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心身疾病的预防也应同时兼顾心、身两方面;心理社会因素大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作用才会引起心身疾病(也有例外),故心身疾病的心理学预防应从早做起。

 

具体的预防工作包括:
★对那些具有明显心理素质上弱点的人,例如有易暴怒、抑郁、孤僻及多疑倾向者应及早通过心理指导加强其健全个性的培养;
★对于那些有明显行为问题者,如吸烟、酗酒、多食、缺少运动及A型行为等,应利用心理学技术指导其进行矫正;
★对于那些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存在明显应激源的人,应及时帮助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刺激;
★对于那些出现情绪危机的正常人,应及时帮助加以疏导。至于某些具有心身疾病遗传倾向如高血压家族史或已经有心身疾病的先兆征象(如血压偏高)等情况者,则更应注意加强心理预防工作。

上一篇:看到父母性行为让你自卑敏感

下一篇:重视孩子的青春性意识